“山门无锁白云封,庙内有尘清风扫”,这便是景冠西北的白云山。因山势巍峨,如苍龙伏脉,奇峰竞秀。
古时又称龙岭、嵯峨岭。终究是因为山缠雾遮,仙境迷人,被当地人更广泛地称为白云山。特别是夏秋两季,紧邻的黄河水蒸腾成雾,终日缠绕在山头,秘境天成。
这里不仅有明朝皇帝亲赐的经卷,还有全国独树一帜的道教音乐,更是西北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。流连其中,山险、雾神、寺禅、境幽,一丝一缕波动着人的心弦,不经意间的小细节,都能让人感动不已。
在黄河之畔,还有一座兀立凌绝的香炉寺,人称“黄河小蓬莱”。
身起黄河浊浪,头昂悬壁之巅,四面绝立,傲然天地。

这座跃水而起的孤峰,高20余米,直径仅有5米,立于黄河水畔,恰似香炉一尊。
最佳观赏时间在傍晚,晚霞耀金光,河水映橙黄,水天一色,动人心魄。
佳县县城南不远,有一座唐代遗存的石窟寺——云岩寺。
寺内至今保存着48尊摩岩石刻造像,神像身材圆润丰满,一如唐代审美。工匠雕工精湛,运刀细腻流畅,塑像衣袂飘飘,细节呼之欲出。尤其是其中一尊观音菩萨的雕像,一改千篇一律端坐莲花之姿,而是侧身倚石而坐,身段曼妙,曲线优美,神态安闲自在,令人耳目一新。
独特的艺术价值,让云岩寺声名极盛,素有“黄河古道小敦煌”的美誉。
在秦晋峡谷木头峪的对岸,有着鬼斧神工的黄河画廊。这里的黄河崖壁,在亿万年水力冲刷风力侵蚀下,河岸边的石块,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浮雕奇观。
有的连绵圆润,凹凸不平,如同恐龙骨架;有的细密均匀,如同巨壁天书;有的层次分明,螺纹清晰,如云似雾梦幻有形。更有巨大硬石,被黄河水无穷无尽冲刷打磨,丢失了棱角,变得珠圆玉润,和庞达的躯体形成巨大的反差萌。
沿着河岸信步观赏,黄河的奇幻手笔让人忍不住一步一叹,满眼皆是惊喜。
“你晓得,天下的黄河几十几道湾,几十几道湾里几十几条船……”黄河船夫李思命的这首《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》,拉满了听曲者对黄河的无限遐想与期待。而李思命就是佳县荷叶坪人,一生奔波在黄河水上,搬船渡运,在惊涛骇浪里讨生活。

这里的黄河,时而平波如镜,时而浊浪腾空,水下暗流涌动,惊险重重,命悬一线,把黄河的桀骜不驯、机警勇猛展现得淋漓尽致。仁者爱山智者乐水,黄河千回百转的九十九道弯,总能给人不一样的思考和智慧。
佳县的大美石窑是省级旅游度假区,称得上是陕北的世外桃源。
这里有天然的果蔬园,一年四季按时令,种植着适宜在陕北生存的水果、蔬菜。
来此期间,可以亲自采摘,跟着当地人学地道的烹饪方法,品尝最具当地特色的美食。
而且景区内还有令人震撼的窑洞建筑,层层叠叠,蔚为壮观。夜晚可以住一住陕北的窑洞,感受一下冬暖夏凉,四季适宜的惬意。
如果要选一个陕北乡土风情最浓郁的古村落,来赤牛坬错不了。这是一座明清时期的老村落,有着浓厚陕北民风的生活。
一个小小的博物馆,记录着陕北村民几百年的变迁路,是浓缩的历史,是无言的倾诉,珍藏着村民几百年间风尘仆仆的生活。
这里上演着村民自编自导的《高高山上一头牛》实景演出,他们把生活的点点滴滴融入舞台,用质朴的心灵演绎着动人的生活诗篇。行走在村落内,俯仰皆是艺术,石雕、木雕、泥雕随处可见,而且全部出自村民之手。
让人不禁赞叹,是什么强大的灵魂,可以从平淡的生活中开出耀眼的花朵,畅行其中,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。
这里最早被称为浮图峪,相传每次黄河水位上涨时,从高处俯瞰,沿河而筑的村子,就像一幅漂浮在河里的图画,与山河相映成趣美不胜收,故得浮图峪之名。明清时期,这里是黄河上的黄金水道,村里人勤劳质朴,以河为生,一根纤绳几声号子,不是船工便是船主。
经济繁荣后,当地人谨遵孔子圣训,尊师重教尚德崇文,村里代代出翰林,被周围人称“秀才村”和“晋陕峡谷第一村”。如今,虽然水路运输已被岁月尘封,村里依然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,穿行其中,可以一窥明清小镇往昔的繁华显赫。
佳县的泥河沟正位于秦晋大峡谷腹地,黄河西岸的山体在这里弯成新月形状,如同一张拉满的弓。
黄河在进入弯月形峡谷前,撞击山崖后改道偏东南而去,峡湾里便淤积出一大片滩地。前有滚滚黄河濯足,后有巍巍青山依仗,泥河沟群山环抱,沟深谷隘,山遮水隐,秘密性和观赏性双绝,是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之境。
每年农历八月前后,红枣成熟,满沟溢香,红果累满枝头,更增加山水俏丽,让人不忍离去。
“东方红,太阳升……”这首唱响一个时代的歌曲,出自佳县农民李有源之手。
这首歌曲,情感真挚诚恳,歌词朴实无华,却唱出了旧中国四万万人民的心声,展示了佳县人聪敏灵秀的智慧。

李有源生前生活在佳县张庄村,李有源故居坐落在村中北坡,一个6孔窑洞的简朴四合院。
灰黄的土窑洞,朴素的木窗棂,干净敞亮的庭院,被窑洞顶低矮青翠的杂草,越发让人感叹生命的不屈不挠,勇敢茁壮。佳县人民淳朴善良,穷且益坚,当年毛泽东带领中央红军转战陕北期间,佳县人民鼎力支持革命。全县人吃树叶、树皮,把粮食、驴羊送到前线,勒紧裤腰带给红军提供3天口粮。为此,毛主席曾给佳县县委题词,“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”,这也是毛主席一生唯一一次为县级政府题词。
如今,雕刻着毛主席题词的纪念碑,巍峨耸立在佳县县城,成为佳县人最骄傲的一块丰碑。
转战陕北期间,毛主席在佳县的神泉堡居住了57天,起草了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》,郑重提出“打倒蒋介石,解放全中国”,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。

如今,神泉堡已经成为佳县红色旅游的重要场所,这里保持着当年的建筑全貌,珍藏着伟人生活工作的印迹,是非常有名的红色教育基地。

东方红文化产业园,距离李有源故居仅1.5公里,坐落在黄河西岸馍馍梁山之上。东携滚滚黄河,西卫秦川大地,山体怪石嶙峋,山上亭台楼阁。

登临其上,东望是万里滔滔黄河水,西览是群山纵横秦川大地,不由得让人心怀疏阔,万忧皆消。
园区古色古香的商业步行街内,没有义乌小商品的气息,都是独具地方特色的各种工艺品、美食、特产等,让人目不暇接,非常适合给朋友带伴手礼。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宠溺味蕾的独特法门,来佳县最不该错过的小吃是马蹄酥。制作精良的马蹄酥,纹理清晰色泽金黄,外酥内糯焦软可口,长期以来,一直是当地人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。
佳县的包头肉,一直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美食。包头肉外观晶莹剔透,口感柔软劲道,肥瘦相宜,蘸着当地特制的酱汁,滋味一绝。很多人吃过一次就念念不忘,当地人遇上婚丧嫁娶的大事,都会花功夫给亲朋好友做上一大份包头肉。特别是包头肉配白酒,滋味好到没朋友。佳县盛产红枣,还有一种当地特色农作物软糜子,二者一结合又成就了一种美食——枣糕。是佳县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,色泽暖黄诱人,入口软糯香甜,是甜食党爱不释手的可口美味。